“1+X”课程是小学部活力生长课程体系中一个极富特色的门类,即“在夯实国家标准课程的基础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开发、衍生、实践一门适宜学生发展的拓展性活力课程”,是七大课程体系的核心建设板块,是学段目标的细化,每一个年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展开一个课题的建设与实践,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均参与其中,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它的开发、实践及完善均有着广泛的参与面。
鱼凫文化融合课程属于小学部“1+X”课程中的地方文化课程,主要放在四年级这一学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打造鱼凫文化精品传习课程,传习课程由语文教研组课程团队集体研发,形成设置科学、涵盖丰富的校本教材及讲授纲要,并以此为依托,开展课堂学习与活动实践;
二、开发与鱼凫文化密切相关的各类特色衍生课程,在国学、陶艺、剪纸、扎染、音乐等学科教学实践中均有鱼凫文化的对应学习专题。
鱼凫文化故事展演
陶艺课程鱼凫文化专题学习
扎染课程鱼凫文化专题学习
鱼凫文化融合课程以STEAM为主要实践方式,注重课程的参与性、实作性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STEAM课程是多学科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它倡导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综合的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这与小学部活力生长教育“筑基文化成长,张扬生命成长”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是适宜学生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优质课程。
在鱼凫文化传习课程的开发中,编写团队深入鱼凫文化及各类古蜀文明遗址进行考察、求证,并虚心、严谨地求教于在鱼凫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力求做到优质传承、完美构建,课程编写成果获得了文化专家与课程专家的高度认可,学校还定期请来鱼凫文化研究专家为老师、学生、家长作专题讲座,为鱼凫文化课程建设的蓬勃开展与高效实践打下了良好铺垫。
文化专家开设鱼凫文化专题讲座
在精品传习课堂外的拓展学习中,老师们鼓励学生先自主了解鱼凫文化,进行资料的前期收集,备课组老师分工合作,制定实地考察方案,根据老师的指导方案,全体学生与家长前往鱼凫文化遗址进行探寻、学习,并形成学习成果。在整合考察资料的基础上,老师们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完善,并对提炼优化后的学习成果进行丰富展示,如:鱼凫文化摄影作品展、鱼凫文化故事演讲比赛、鱼凫文化小报展、鱼凫文化作文展、鱼凫文化表演等,从不同的角度深挖鱼凫文化的内在精神,引导学生积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鱼凫文化衍生课程是精品传习课程的高品质拓宽与深化,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与互动,例如师生创作与表演的《寻根鱼凫》原创音乐剧,再现了博大精深、熠熠生辉的鱼凫文化,主创团队从寻根鱼凫文化出发,结合学生年段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从场景构建到舞美、编剧、排演,从文字打磨到音乐制作,均为师生原创,这也是小学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中澳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原创音乐剧《寻根鱼凫》剧照
学校的陶艺课程也开设了鱼凫文化学习专题,学科组以鱼凫文化传承为契机,努力构建表现形式多样、彰显创造活力的鱼凫陶艺课堂,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学生所创作的鱼凫文化陶艺作品应邀参加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现场陶艺大赛、成都蓝顶艺术中心首届儿童陶艺邀请展、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等重要活动,获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及好评,2018年5月,鱼凫陶艺工坊代表温江区参展成都市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在58所代表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膺一等奖。扎染、剪纸等课程的鱼凫文化专题也在不断完善与丰富中,在多学科的融合与互动中,鱼凫文化融合课程的文化维度和学科魅力得到了充分呈现。
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为精品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鱼凫文化融合课程的精品化呈现也促生了其他融合课程的建设,如五年级学段在鱼凫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开发了以巴蜀文化传承为核心的走进四川十大历史名人融合课程,课程的研发及实践取得了圆满成功。
以鱼凫文化传承为基础的走进四川十大历史名人融合课程展演
执着于生命意识绽放的课程与课堂,势必会开出最绚烂的花朵,小学部的各类STEAM融合课程以内涵课堂建设与特色活动开展为发展主线索,合理构建,系统整合,并与多所以融合课程建设著称的国际名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交流平台的搭建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对接,有利地推动了学校融合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也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