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行在路上 ——关于高2018级语文组《再别康桥》献课报道

920日周四,七中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组例行教研。但今天,任重衡老师、彭小平老师带来了关于《再别康桥》的双份精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知多少人曾因志摩优美的别离而感伤流泪。所以当任老师的课堂在四位同学深情悠扬的朗诵声中开场的时候,所有人都已陷入美的蛛网中。
任老师对于《再别康桥》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徐志摩、新月派、“三美”原则(在《雨巷》中已有渗透)。课后任务:试找出本诗在“三美”原则中的体现,填写表格。第二课时:分析“三美”在诗文中的体现,对意象的使用等内容加以研读探究,进行能力迁移练习。第三课时:结合志摩献给康桥的文章《康桥再会吧》等,分析志摩郁结于诗文中的康桥情结。这节课,任老师选择的就是第二课时。
在简单的回顾“三美”原则与内容过后,即进入到分析鉴赏品读环节。
在这个环节学生就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别鉴赏分析,对行数、字数、排列、节奏、韵律、色彩词、动词、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均有分析。体现了以生为本,教师积极引导的教育理念。
令人惊喜的是任老师接下来的这个环节。他给出徐志摩诗歌四首(《偶然》、《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让学生从“三美”原则的角度品读喜欢的诗句。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对于学生能力的迁移与提高,可谓是本节课的亮点。
在课堂结束时任老师又以优美的歌声演唱了《再别康桥》,将本堂课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来到彭老师的课,立刻被“‘寻梦康桥、斑斓放歌’——《再别康桥》品读交流活动”的课题所吸引。“释放十几年来积累的才华”、“让我看到你们眼中的斑斓星辉”等幽默优美的语言,也激励起同学阅读品鉴的兴趣。
彭老师的课堂设计通过初读悟情、再读自由品鉴、又读总结回顾的思路统筹本诗,自然重难点落在了自由品鉴的环节上。彭老师“大胆”的将时间交给同学们,先自读思考、再小组切磋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令人遗憾的是最后的环节因下课铃声而中断了。

事实上,两位老师都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这也恰恰需要老师对课文的掌握的功底以及引导的能力。任老师简洁优美的语句、播音员般的嗓音,彭老师幽默而美丽的语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课异构的方式是挑战,也是成长的途径。七中实验高中学部以这种方式进行教育研讨,深挖课堂组织方式、精简课堂环节、提高教育理念。相信师生共长、相信未来可期。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 价值追求: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 培养目标: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育人体系:“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德育模式:“五成”生长德育。 教师发展: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
冠城教育二维码
学校VR全景二维码
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