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世界第一大考,参加人数最多、最紧张、竞争超级激烈的考试,对中国众多高三学生来说,是决定其一生、不胜则败的“终极时刻”。
这是一般民众及媒体对中国“高考”的印象和评价。
家庭学校社会为了鼓励孩子学习,把高考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只要高考考好,就是赢得了所有;如果高考考差,等于输掉了一生。多少人“坐得十年板凳冷”,就只为一朝金榜能“题名”!
高考,成就了多少人;高考,又引发了几多悲剧。没有人不为它引颈以待,没有人不为它感慨万千。考场的硝烟弥漫,应考的紧张焦虑,考后的社会百态。高考,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次考试成败,有必要看得那么重吗?一次考试,有那么大的作用吗?决定人生成败的是自身的学识本领,还是一次考试的好坏?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高考成绩呢?
高考很重要,准备高考的过程更重要,正确看待高考成败的心态尤为重要。有赢就有输,有成就有败。赢要赢得光明磊落,输也要输得心悦诚服。
追求成功,不怕失败;重视过程,开创未来。——这是我们对待高考成绩好坏应有的态度。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人生是个过程,学习是个过程,成长是个过程。我们勿需把结局看得太重,要更多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高考的结果固然应被关注,考生和社会更应关注的是这种过程!“十年寒窗”我们学到了什么,怎样面对激烈的竞争,怎么增强抗压的能力,怎么调整对待成败的心态!尽全力做该做的事,流该流的汗,不纠结于一时的成败。
考试是个点,生命是条线。试卷不过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高考成绩并不是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
马云“高考不算很成功”,但有几人不仰视马云的成功。
1982年,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1984年,马云第三次高考,据说分数只上了专科线,当年杭州师专英语系专升本,马云勉强上了本科。
2014年,马云考上大学30年之时,正好也是清华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马云应邀参加“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典礼并作演讲,在典礼上马云说:“高考我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我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
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马云凭着自己的睿智和执着,开创了互联网商业帝国,成为世界商业领袖,IT业的领军人物。30年前无缘“清华”,30年后这位小个子登上了清华的讲台,站在数千名清华学霸及其家人面前演讲,给数千名高考的“宠儿”“上课”。马云对“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生说:”今天你们获得中国最荣誉(清华)的毕业证书,但那只是一张纸。“
片面追求“高考成功“,高分低能也可能成为悲剧。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四川某县城,有个平姓的孩子,上学期间学习成绩总是全校第一。1993年高考,他以60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该县十年“无缘清华”之后,又一个敲开”清华“大门的人,亲人的高兴教育界的振奋不言而喻。
可是这个孩子进了“清华“之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内心十分痛苦。迫不得已,他不顾学校和家长的劝阻,休学回了家。1994年8月21日,平姓同学收到清华大学发来的电报,要求他做好返校复课的准备。这时候,他觉得要做到生活自理太难,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一天午饭后,他从四楼跳下去,结束了自己”19岁”的生命。
这起人间悲剧,是当时社会重智力轻能力的结果,家长学校平时不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高考考上好大学,就端上了“铁饭碗”。“斯人已远去”,“警钟当长鸣”!
有了真实的才学和学习的能力,你就是“总会闪光”的“金子”。
我的小区有一名孩子,高中三年成绩优异,诊断性考试,成绩保持在全市前20名行列,老师们都觉得他完全有实力考清华北大。但这个孩子高考发挥失常,成绩只考了630多分,当年只上了本省一所大学。但他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凭着扎实的学业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成绩一直排名年级第一,本科毕业,以学院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清华”读研。
老师同学家长想想,谁不能举出一两个甚至好多个这样的例子?中考没有考进“顶级高中”,高考没有上到清华北大,但是基础教育让其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扎实的学生基础,本科毕业后,这些孩子却进到清华北大、哈佛剑桥、港大港科大中科大读研读博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及其“成功的实力”,难道不能带给我们十分有益的启示吗。
偶然的考差未必不是好事,偶然的考好可能成为坏事。
38年前我初中毕业,在“中师中专”预选中名列全区第二,我的一位同学毫无悬念地拿全区第一;在一个月后的“中师中专”正式考试中,我侥幸考了“第一”,而我的这位同学却“落榜“了。当年偶然考了“第一”的我,长期落魄困窘,偶尔还被奚落“你当年成绩好!”
而我那位意外“落榜”的同学,本身就智力超群,聪明过人,会学习,爱锻炼,成绩优异,每次大考小考都只问“第二名是谁”。这位同学正考的“落榜”让老师家长同学大感意外,大家都认为他是“志不在小”,但后来这位同学自己说,”其实当时自己也是很想考走的”。
这位同学后来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三年高中在全县一直“独占鳌头”,后来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分到重点大学任教。现在是全国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重点大学学院院长,是我们老师同学以及家乡人民的“骄傲”。
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看。
蒲松龄在科举考试中屡考不第,在路边摆茶铺搜集遗闻轶事,著成《聊斋志异》,照样名留青史。“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的人生经历及自勉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没有读过高中,也没有参加过高考。12岁读五年级时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想必他辍学劳动但并未放弃读书。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在军队这座熔炉历炼成长,又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没有参加过高考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开了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先河。
小说《边城》的作者沈从文,只有几年在私塾受教的经历,没有参加过高考,当然更没有优异的高考成绩,只读过“社会大学”。照样取得极大的成功。
特级教师、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魏书生,只读过初中高中,没参加过高考,不也成为中国教育永载史册的人物吗?
大教育家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高考成绩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孩子的人格与学识。
学习不只是为了高考,学习是为了一生的发展。
认真对待高考,不把高考成绩的好差看得太重。
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谨以此文,献给2019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及2019高三学子的家长们。
初升高招生咨询电话:028—64950855
028—6495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