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一生幸福的资深校长
作者:七中实验发表时间:2011-03-16阅读次数:30306来源:
大 中 小
————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余森先生
“余爷爷好!”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只要一见到余森校长,总是要这样亲切地称呼他。
“同学们好!”余森校长,用手抚摸着同学们的头,幸福而慈祥地笑着说。
此时,余森校长和同学们的脸庞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神采。余森校长说:“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愿意做一个最幸福的校长。”这句看似朴素、平常的一句话,却高度概括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余森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终身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执著奉献的精神。
是的,余森校长是一个平凡而慈祥、谦和的长者,同时又是一位思想深邃、治学严谨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对教育事业非常热爱,既有丰硕的实践成果,又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学者。
下面,我们从他取得的众多成就、荣誉中摘录其中几项,可见其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探索、创新、忠诚与奉献。
他是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2005授予年世界杰出人士称号;同年,他还荣获国际公认的中国十佳民办教育家、四川省法制专家称号;2006年被政府授予优秀民办教育家称号;2007年成为中国民办教育家大会副理事长,2008年被汶川县人民政府授予汶川县荣誉市民称号;2008年11月荣获“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2009年9月获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9年12月荣获由华西都市报携手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榜样中国.2009年度传媒大奖”四川十大教育风云人物奖;2010年12月荣获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行业年度人物奖。2010年被温江区委、区政府授予名校长称号。
余森校长对党的教育事业是执著的,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
他于1975年在成都七中工作一干就是36年。凭着他读大学之前多年知青下乡锻炼丰富经历炼成的勇于吃苦,勤奋学习、善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很快他在成都七中因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而被提拔为副校长。
成都七中是百年名校,有很大的优势和影响力。1997年,他根据成都市教育局指示代表成都七中扶持新树德实验学校,余森先生后来又受命率领成都七中部分教师先后建立了成都育才学校,帮扶了成都嘉祥学校。这两所学校后来都成了成都的名校。
2002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下,由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余森先生受命承担了组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具体工作。通过艰苦努力,终于于2003年9月,一所现代化、具有中国大西南特色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在成都市光华大道三段的温江区涌泉镇兴建竣工并正式开学。
从此,余森先生担任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率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这个团结协作、善于管理、勤奋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团队奏响了艰苦创业、科学发展、铸造辉煌的三部曲,再造了一所成都七中。
由余森校长率领的优秀人才组成的创新能力很强的团队和优越的办学条件,给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注入了一股巨大的蓬勃发展的活力。
余森校长根据国情、校情,站在国际教育大视野的角度确定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通过近8年的努力,终于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打造成了科学发展,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学校。
什么是“中国灵魂”?
余森校长认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华民族锐意开拓创新,勇于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孝敬父母,仁爱,宽厚,朴实正直的精神,就是中国灵魂。
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余森校长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文化大交融,经济大交融,共同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这个世界的主流。这就需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用国际视野审视世界的思维方式,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具有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吸收外来经验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守旧的劳动者的精神。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余森校长确立了“幸福教育”体系,即:“三体”、“三力”、“三气”的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他们享受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是:
“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自己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孩子都幸福。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着力挖掘“学习的能力、成功的实力、生命的活力”的“三力”教 育内涵。学习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实践的能力;成功的实力,即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求真精 神;生命的活力,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关心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态度。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才能满足终身学习的需 要;只有具备了生存的实力,才能拥有成功的机会;只有活力的生命,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幸福的人生,锻造国际竞争能力。
成才必先成人。
学校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学子,作为学生成才的必修课,使其成为大气、骨气、争气的孩子。“大气”,就是要培养孩子开阔的胸襟、高瞻远瞩的眼光。“骨气”,让孩子有坚持真理、正义、正气、正派、高风亮节的内涵气质。“争气”,教育孩子有自信心,进取精神,为国家和中华民族争气,为自己争气,不能自暴自弃。这就是学校文化之魂。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余森校长提出了“志勇严群”的四字校训。
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勇敢面对挑战,勇敢承担建设祖国,繁荣祖国的责任的国家、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治学严谨,努力学习的优良学风,让学生具有真才实学,具有全面发展的优秀的文化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知恩必报,服务人民的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高品位的人才。
这就是对“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的一个“四字校训”的具体诠释。
在学校管理中,文化育人是当代教育管理中的较高境界。余森校长曾著有专文论述了构建学校文化特色,营造和谐生态学校,进行“文化育人”的具体内涵。学校多年来也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办学近八年,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着力于“精、气、神、韵”四方面去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余森校长认为:
从 层次和结构的观点看,在校园文化的两个层次中,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对整个学校文化具有统帅和导向功能。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目标的 高度需求。学校精神是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它应突出表现在校园的“精、 气、神、韵”上,并把它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及师德,学德透射出来。(引自余森《校园文化的“精、气、神、韵”》见《新荷》第13期)
余 森校长秉承百年名校成都七中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时俱进,海纳中西教育文化的精髓,非常重视践行素质教育。他提出了:“我们搞教育的人,一定要沉下心来,除 去浮躁,让教育回归原点(规律),让学生一生幸福。精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潜心尽力地打造学校文化特色,人本至上,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的理念。
追求真、善、美;学做真人、做真事也就成了他要求学生快乐成长的主要内容之一。
余森校长将全部的心血都都入到了学生和事业上。
他说:“重视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提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学生有跟高的生活品质。”因此,他非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感悟,要求学校通过活动育人、培养学生“领导力”,构建和谐生态课堂、后勤生态服务保障。
大爱无疆,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里,他率领率领学校师生代表,满载大爱无疆的情怀和精神,乘坐成都军区派出的直升飞机飞抵汶川县草坡乡亲临第一线抗震救灾,之后曾多次组织学校师生捐赠人民币、救灾物质、图书,与灾区儿童共度灾后第一个儿童节……
大爱,无私奉献的心灵闪耀的熠熠光辉,感动了汶川人民,汶川县委、县政府也因此而授予他“汶川县荣誉市民”称号……
余森校长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凭借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先后帮扶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成都市郫县友爱子云学校。后来又成立了成都七中实验教育集团,在管理理念、构建学校文化特色上帮扶了温江二中等四所学校,成了成都市温江区的教育龙头学校,并深受好评。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让每一个学生一生都幸福,是余森校长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他桃李满天下,在国际、国内各行各业中成为领军人物和优秀者的人才真是太多了。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毕业的众多学子,犹如奋飞于蓝天的雏鹰,他们从这里成长、起飞,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呼吸世界新鲜空气,翱翔于世界文化的蓝天白云之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用“文化”去交融、影响世界的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余森校长是幸福的,因为他是一位让学生一生幸福的校长;余森校长是成功的,因为他是让学生一生成功的校长。
余森校长既有学者的风范,高尚的师德,更有宽广的胸怀,善良、宽容的品格。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令人钦佩。
我们衷心祝愿余森校长继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更祝愿他所引领的成都实验学校铸造更大的辉煌,我们还祝愿余森校长更加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