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组 杨  猛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从创设问题情景、纵横比较、延伸拓展三个方面予以了阐述。
关键词:优化;兴趣;问题情景;纵横比较;延伸拓展
 
    培 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 动性的一种体现。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主动地愉快地去追求、阐述和体验,产生求知欲,迸发出积极探究的火花。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 的精神力量,也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深刻地制约着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把兴趣看作是学习活动的“深刻依据”。爱因斯坦认 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 学调查表明,相当多的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一是受自身思想认识的制约。语文作为国语,学生从小就与之打交道,听说读写不会有太大的 困难和障碍,因而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不愿花费过多的工夫和精力。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俗话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陈旧的观念在人 们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于是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对语文学习自然有一种疏远甚至排斥的心理。三是受考试指挥棒的驱使。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试题越来 越侧重于语文知识的灵活处理和语文技能的迁移运用,而对教材所选课文的内容本身涉及甚少,这固然对语文教学摆脱传统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良 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助长了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歧视和课堂教学的“冷遇”。
    既然如此,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何而来呢?怎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是语文教学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老问题,也是当今每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根 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兴趣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来自学生的内驱力。内驱力,也称动机。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 起的,有了动机才能驱使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当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第二,来自教材的吸引力。美国著名教育心 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科学性,艺术形象的完整性,语言技巧的规范性等都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三,来自教师的感染力。语文教师渊博的知识,文雅的谈吐,精湛的教学艺术,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抑扬顿挫的声调,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佩服,从而因喜欢语老师而喜欢语文课。第四,来自社会的影响力。家庭的良好教育,报刊电视的熏陶,长辈的鞭策,同龄人的鼓励等,都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据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当从转变观念,研究学生心理,改革完善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师素质诸方面去努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在课堂上如何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以达到教会学生学习,交给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的目的,这自然成了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些尝试。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 设问题情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设疑点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活动常常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就能产生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说:“你提出他能理解的东西,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 这样和那样的学问,而要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虽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当他们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动机,就会对新奇事物引起注意,进 而接近并了解事物,尝试解决“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早 在数十年前,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便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就是要求教师创造问题的情景,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 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问,因而没有什么教头和学头。其实,我们的理解还很肤浅,许多问题还没有发现 和领悟。所以重要的是“于无疑处生疑”,也就是说,在那些好像没有疑问的地方发现疑问,设置疑问。“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开启学 生的心智,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诱发他们研究探求的兴趣。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克服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流弊,又可以培养他们富 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不过,设疑要避免笼统,模棱两可,更不宜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已,故弄玄虚。
    比如我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祝福》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两次写到“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三次写到鲁四老爷的“皱眉”,四次写到“祥林嫂”的称谓,它们对表现人物形象或者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通过学生的勾画、思考、分析,以及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归纳,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⑴第一次写“我明天决计要走了”,是“我”刚刚回 到鲁镇,对顽固、守旧、反对革新的鲁四老爷,以及迷信、落后的求神拜佛的习俗的反感,憎恶停滞、死水一潭的鲁镇环境,感到孤独无聊,所以决计明天要走了。 第二次写“我明天决计要走了”,是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了不增添末路人的苦恼,“我”采取了“说不清”的含糊回答的方式,但心中总 觉不安。为了摆脱内心的困扰,便采取回避态度,所以决计明天要走了。两次写到“我明天决计要走”,一方面表明“我”对黑暗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 表明“我”无力改变现状的软弱。⑵第一次皱眉是在祥林嫂初到鲁镇,“她头上扎着白头绳”,说明她是一个寡妇,“四叔皱了皱眉”,显然是讨厌她的身份。第二 次皱眉是祥林嫂从河边淘米回来,发现夫家的堂伯正为寻她而来。四叔知道后,就“皱一皱眉”,怀疑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第三次皱眉是在祥林嫂再到鲁镇,她的丈 夫贺老六死于风寒,“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四叔“照例皱过眉”,自然是讨厌她又成了一个寡妇。第三次皱眉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鲁四老爷是一个地地 道道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⑶文章写她初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两次提到她的称谓:“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祥林”并不是她的名字,而 是她丈夫的名字。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名字要随丈夫而称呼。祥林已经死了,大家还这么叫,说明夫权的牢固。“没问她姓什么……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连个准 姓也没有,表明她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文章写她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也两次提到她的称谓:“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其实 这时她已是贺六嫂了,人们对她的称谓仍不改变,除习惯外,更主要是由于封建礼教维护夫权,崇尚节烈,贬视寡妇,训斥改嫁。“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的观念早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四次关于“祥林嫂”称谓的交代,反映了封建夫权制度对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束缚。①
 
纵横比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学者闻一多曾说过:“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中看出来。”比较是在脑中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要区别事物的异同点,既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属 性,又要认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获得认识的最佳效果,其手段就是运用比较法。从本质上讲,学生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因此,无论 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都要在知识的类比分析中揭示知识间的异同、联系和各自的规律性。这种类比分析的方法就是比较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是一种外部教育的影响,只有这种影响是不够的,它必须与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连接起来。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工作要 为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动创造有利的前提,触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这才能使学生能动地完成“由分析、综合再到概括”的认识全过程。实践证明,教师施教于学生 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而这种启发式又恰恰应该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即通过对象间的类比分析开始的。这样,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启发—概括”的程序 进行教,学生也会很自然地遵循认识规律积极地配合以“分析—综合—概括”的程序进行学,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比较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调动学习的兴趣 和思维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逐步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过,运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定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好比较对象,确定好比 较点。
    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如:学习《〈宽容〉序言》一文,可以让学生将它和《〈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比较,使学生了解书序这种文体不一定囿 于平实的说明与叙述,还可以借助寓言式的虚构和联想,艺术地再现作品的精髓,从而启发学生不拘一格,追求创新。学习《赤壁赋》一文,可以让学生将它和《归 去来兮辞》比较,使学生明确两文在章法、句式、节拍、韵律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学生掌握赋体的演变以及它和楚辞的渊源关系。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 文,可以把作者在另一时期所写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比较,让学生分辨两文在创作背景、思想感情、表达方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把握鲁迅先 生的思想脉络和创作风格。②学习《荷花淀》一文,可以让学生将它和《荷塘月色》一文比较,让学生领悟同一景物“荷花”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特点,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情景交融和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学习《六国论》一文,可以将它与《过秦论》《阿房宫赋》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分析三文描写秦国盛 衰成败的角度和侧重点,使学生加深对材料详略取舍和写法借古讽今的理解。
    横向比较如:⑴词语的比较,孙犁的《荷花淀》两处用到象声词“哗”,但表达效果大不相同。第一次写妇女们探夫未遇,尽管有些失望,但很快就忘悼了不痛快, 一路上有说有笑,“她们轻快地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三个“哗”字烘托出湖面气氛的宁静和妇女们悠闲轻松的心情。第二次写妇女们无意间发现敌 船,心情难免有些紧张,但她们却“咬紧牙,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七个“哗”字烘托出湖面气氛的紧张和妇女们镇定沉着的 性格。⑵句式的比较,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第二次失去丈夫后到鲁镇做工,鲁四老爷认为她“败坏风俗”,告诫四婶“祭祀时候用不着她沾手”。由于祥林嫂不 知道这一点,四婶对她初犯禁规是比较客气的,所以制止她时运用的是顺装句式“祥林嫂,你放着罢!”当祥林嫂到土地庙捐了门槛,自以为已经赎罪,“坦然的去 拿酒杯和筷子时”,不想又遭到四婶的阻拦:“你放着罢,祥林嫂!”与前面的顺装句式相比,一字未变,仅仅语序颠倒,语调带有呵斥之意,更显出四婶制止祥林 嫂的急切。⑶段落的比较,莫泊桑的《项链》第一部分分别从衣着、居住、饮食等方面揭示主人公玛蒂尔德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而第2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都是 从衣着的角度描写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不同的是,第2自然段用天资之优与打扮之劣作对比,从资质方面写她内心的苦闷;第5自然段用内心的喜爱与实 际的贫寒作对比,从人际交往方面写她内心的失意。⑷人物形象的比较,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廉颇、蔺相如和秦王。通过前两者对 比,一方面突出了蔺相如气度恢弘,先国后私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又为廉颇勇于改过、坦率真诚的性格作了铺垫。通过后两者对比,一智一愚,一刚一懦,秦王的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与蔺相如的有胆有识、刚强果敢形成了强烈的反衬。③
 
课外延伸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三大特点,语文教学是多要素、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教学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多重性和语文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作为思想载体,几乎涉及一切科学领域,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学要发挥其社会作用,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两个课堂”并 举,使学生从课内、课外广泛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敏锐,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从信息论原理看,语文 教学是一个接受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输出信息的信息交换过程。信息接收者获取的效用信息越多,教学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 信息传递的密度,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简单复述或传授,而要在准确、科学地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向课外延 伸、拓展,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获取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信息。不过,延伸拓展要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做到收放自如,适可而止,力戒喧宾 夺主,不着边际。
    如在讲解《鸿门宴》,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时,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而是先简明扼要地介绍历史上评价项羽的几首诗,让学生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看法。其一是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杜牧看来,一个真正的英雄,必须胜 不骄,败不馁,能屈能伸。如果项羽能虚心总结失败的教训,幡然悔悟,重返江东,像越王勾践那样包羞忍耻,卧薪尝胆,则“卷土重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其 二是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该诗以楚汉战争的发展和垓下之战后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 项羽不能卷土重来的原因进行了科学的判断。作者针对项羽的困窘和失败指出,即使他不自杀而回到江东,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江东子弟也不会追随他卷土重来, 与刘邦争夺天下了。这两首诗题材相同,但议论的角度不一致,观点截然相反。其三是陈洎(北宋诗人陈师道的祖父)的《过项羽庙》:“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 闻怨楚歌。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前两句描写了项羽被汉军困在垓下时,队伍瓦解,将士四面楚歌的绝望处境;后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虽有万 夫不挡之勇也无益,竟然连一个范增也容不下,揭示出项羽有勇无谋、不善用人的缺点。其四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词人以慷慨激昂的情调和奔放有力的风格,讴歌了项羽即使失败也不肯苟且偷生的英雄本色。两相对照,一贬一褒,态度鲜明,感情强烈。
    通过这些诗词的讲述,再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辩证理解和深入把握。
 
【注释】
①参见拙文《〈祝福〉之二三四》,载《中学语数外》(海南)2001.1
②参见拙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载《四川师院学报》2000.3
③参见拙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对比浅析》,载《中学语文》1998.9
(本文曾发表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3.11)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 价值追求: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 培养目标: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育人体系:“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德育模式:“五成”生长德育。 教师发展: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
冠城教育二维码
学校VR全景二维码
学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Baidu
map